二維音圈掃描鏡:緊湊身軀,大角度精準控制的解決方案
在現代光學系統中,對光束進行快速、精確的二維指向控制是許多尖端應用的核心需求。從自動駕駛汽車的激光雷達(LiDAR)到生物醫學的眼動追蹤,再到工業級3D打印,傳統掃描技術往往在體積、角度范圍和精度之間難以兼顧。二維音圈掃描鏡(如Optotune的MR-15-30系列)的出現,憑借其獨特的音圈電機(VCA)驅動和內置位置反饋系統,為這些挑戰提供了高性能的解決方案。
核心優勢:小身材,大角度,高精度
MR-15-30系列完美詮釋了“緊湊型高性能”的定義:
極致緊湊: 核心鏡片直徑僅15毫米,整體封裝外殼直徑僅為30毫米,高度14.5毫米,重量不足30克。這種超小型化設計使其易于集成到空間受限的設備中。
超大掃描角度: 其最顯著的優勢在于實現了±25°的機械傾斜角(Mechanical Tilt Angle)。在光學層面,這等效于高達100°的光學視場角(FOV)。如此大的角度范圍在同類微型掃描鏡中處于領先地位,極大地擴展了系統設計的靈活性。
閉環精度保障: 內置高精度位置反饋傳感器是其區別于許多開環振鏡的關鍵。該傳感器配合14位模數轉換器(ADC),可實現高達22 μrad(微弧度)的分辨率,位置重復性典型值達40 μrad。這使得系統能夠利用標準的PID(比例-積分-微分)控制器實現真正的閉環控制,有效克服電機磁滯、摩擦等因素影響,確保長期穩定性和指向精度(校準精度典型值0.25°)。
可靠耐用: 基于成熟的音圈電機技術,其虛擬旋轉點非常靠近鏡面(僅1.3mm),有利于光學設計。嚴格的可靠性測試(如>2億次機械循環、極端溫度沖擊、105g機械沖擊、隨機振動)證明了其工業級耐用性。
技術核心:音圈電機與位置反饋的協同
音圈電機驅動原理: 音圈電機本質上是基于洛倫茲力原理的直線電機(在此巧妙轉化為旋轉運動)。當電流通過置于永磁場中的線圈時,線圈會受到垂直于電流和磁場方向的力,驅動鏡片繞軸旋轉。其優勢在于:
無接觸、無摩擦: 避免了齒輪或軸承帶來的摩擦、磨損和遲滯,運動平滑,壽命長。
高響應速度: 結構簡單,慣性小,可實現較快的動態響應(小信號帶寬達350 Hz)。
大推力/電流線性度好: 在較大范圍內,驅動力(扭矩)與輸入電流成良好線性關系(靜態電機常數4.4 mN·m/A,動態常數3 mN·m/A),控制模型相對簡單。
位置反饋系統的價值: 開環控制的掃描鏡精度受溫度漂移(典型值100 μrad/K)、磁滯、蠕變等因素影響顯著。MR-15-30集成的光學或電磁式位置傳感器,實時、精確地測量鏡片實際偏轉角度,并將此信息反饋給控制器。控制器將此實際位置與目標位置進行比較,計算出誤差信號,并通過PID算法實時調整驅動電流進行糾偏。這種閉環控制是達到前述高分辨率、高重復性和高長期穩定性的根本保障。
性能表現:平衡速度、角度與功率
頻率響應與帶寬:
受限于機械諧振頻率(典型值X軸:11-13 Hz, Y軸:15-18 Hz),其滿量程(±25°)正弦運動帶寬約為20 Hz。
小角度(±0.1°)正弦運動帶寬可達350 Hz,展現出優異的動態響應潛力。
階躍響應時間:小角度階躍(0.1°)穩定時間(進入±5%范圍)典型值約3.5 ms (使用MR-E-2控制器);大角度階躍(10°)穩定時間典型值約13 ms。
熱管理與功率限制:
鏡片產生的熱量主要通過背面傳導,必須緊密安裝于金屬散熱器(銅或鋁)。
關鍵限制參數:最大連續電流(單軸RMS 0.37A,雙軸RMS 0.26A/軸)、峰值電流(10ms內2A)、最大平均驅動功率(1.5W)。
在高占空比快速振蕩下,雙軸總功耗可達4-5W,散熱設計至關重要。器件內置溫度傳感器和安全互鎖(85°C關斷)。
光學性能: 提供多種標準鍍膜選擇:
保護金(Protected Gold): >95%反射率(800nm - 2μm),適用于近紅外至短波紅外(SWIR)。
保護銀(Protected Silver): >96%反射率(450nm - 2μm),覆蓋可見光至SWIR,需注意避免高濕度環境(存在變色風險)。
可見光介質膜(Dielectric VIS): >97%反射率(450nm - 650nm),可見光波段性能最優且環境穩定性好,強烈推薦用于可見光應用。鏡面平整度達λ/2 P-V @549nm。
應用場景
得益于其緊湊、大角度、高精度、高可靠性的特點,二維音圈掃描鏡在眾多領域大顯身手:
汽車電子:
激光雷達(LiDAR): 用于光束掃描,實現環境感知和3D建模,是自動駕駛和ADAS的核心傳感器。
自適應前照燈(ADB): 精確控制光束形狀和方向,避免眩目對向車輛,提升夜間行車安全。
高級駕駛輔助系統(ADAS): 如用于艙內監控、駕駛員注意力監測等系統的光束控制。
視覺與顯示:
視場擴展(FOV Expansion): 在AR/VR頭盔或瞄準鏡中,通過快速掃描小顯示屏圖像來合成大視場圖像。
變焦(Zoom): 通過控制光束路徑實現光學變焦功能。
生物識別與醫療:
眼動追蹤(Eye-Tracking): 精確控制用于照射眼球和接收反射光的光束,實現高精度視線跟蹤。
診斷設備: 用于共聚焦顯微鏡、光學相干斷層掃描(OCT)等設備的快速光束掃描。
工業與制造:
3D打印(增材制造): 特別是基于粉末床熔融(如SLM, SLS)或光固化(如SLA)的技術,用于精確控制激光束掃描路徑。
激光加工: 如微鉆孔、切割、打標中的光束定位。
光學檢測: 快速掃描被測物體表面。
設計與集成要點
光束遮擋: 由于旋轉中心緊貼鏡面后(1.3mm),需注意光束直徑、入射角和掃描角度的組合可能導致光束被鏡框遮擋。文檔提供了計算工具,0°入射時建議光束直徑≤10mm以實現全FOV無遮擋。
熱管理: 如前所述,良好的散熱設計(金屬散熱器,接觸緊密)是保證性能和壽命的關鍵,尤其在高速、大角度掃描應用中。
安裝與對準: 推薦使用外殼外徑(OD)而非M2螺絲孔進行橫向對準,確保機械穩定性。
電氣接口: 采用20針0.5mm間距FPC排線連接,提供線圈驅動(X+, X-, Y+, Y-)、位置傳感器供電與反饋信號(模擬電流輸出)、I2C接口(連接板載溫度傳感器LM75B和EEPROM M24C08)。
控制器: 推薦使用配套的MR-E-3鏡片控制器進行閉環驅動。Optotune提供包含控制器、鏡片頭和散熱器的完整開發套件(帶評估軟件Optotune Cockpit及多種SDK),加速客戶評估和集成。
總結
二維音圈掃描鏡MR-15-30代表了精密光束控制技術的一次重要進步。它將音圈電機的大角度、快響應、無摩擦優勢與閉環位置反饋帶來的高精度、高穩定性完美結合,并封裝在極其緊湊的空間內。這種獨特的能力組合,使其成為解決激光雷達小型化、提升眼動追蹤精度、實現高速3D打印等前沿技術挑戰的理想選擇。隨著自動駕駛、元宇宙、先進制造和生物醫療等領域的持續發展,對高性能、微型化光束掃描器件的需求將不斷增長。具備位置反饋的二維音圈掃描鏡憑借其卓越的綜合性能,無疑將在這些領域的下一代產品中扮演更加核心的角色,持續推動光學系統向更小、更快、更智能的方向演進。

sill掃描透鏡:光伏激光精密加工的“光能轉化器”

Sil Optics緊湊型高功率紫外消色差掃描透鏡突破工業極限

雙層防御:ZnSe基材+抗損涂層的1-3x變焦擴束鏡

激光世界的“塑形大師”:激光擴束鏡

遠心成像的技術革新:集成液態透鏡的EL16-40系列鏡頭解析

電動調焦鏡頭 EL-12-30-TC:高性能可調焦光學解決方案

專為綠光金屬增材制造優化的高性能f-theta掃描鏡頭

高數值孔徑與多波長協同-捕獲離子透鏡

二維音圈掃描鏡:緊湊身軀,大角度精準控制的解決方案
